春季
立春
公历2月3-5日
春季开始,万物复苏,阳气上升。民间有"咬春"的习俗,吃春饼、春卷等。
雨水
公历2月18-20日
降雨开始,雨量渐增。此时气温回升,有利于农作物生长。
惊蛰
公历3月5-7日
春雷乍动,惊醒蛰伏冬眠的昆虫。农民开始春耕,万物焕发生机。
春分
公历3月20-22日
昼夜平分,此后白天渐长,气温继续回升,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。
清明
公历4月4-6日
天气晴朗,草木繁茂。既是节气又是节日,有扫墓祭祖、踏青的习俗。
谷雨
公历4月19-21日
雨水增多,有利于谷类作物生长。民间有"谷雨采茶"的习俗。
夏季
立夏
公历5月5-7日
夏季开始,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。民间有"秤人"的习俗,祈求健康。
小满
公历5月20-22日
北方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,南方进入夏收季节。
芒种
公历6月5-7日
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,开始夏收夏种,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。
夏至
公历6月21-22日
白天最长,夜晚最短。此后白天渐短,气温继续升高。
小暑
公历7月6-8日
天气开始炎热,但尚未到最热。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。
大暑
公历7月22-24日
一年中最热的时期,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,需注意防旱防汛。
秋季
立秋
公历8月7-9日
秋季开始,气温逐渐下降,农作物开始成熟。民间有"贴秋膘"的习俗。
处暑
公历8月22-24日
"处"为结束之意,暑气结束,气温明显下降,是收获的季节。
白露
公历9月7-9日
气温下降,夜间水汽凝结成露。昼夜温差大,需注意保暖。
秋分
公历9月22-24日
昼夜再次平分,此后夜晚渐长。秋收作物进入最后的成熟阶段。
寒露
公历10月8-9日
气温更低,露水更多,带有寒意。是登山赏红叶的好时节。
霜降
公历10月23-24日
开始出现霜冻,农作物收获完毕。民间有"补冬"的习俗。
冬季
立冬
公历11月7-8日
冬季开始,气温骤降。民间有"立冬补冬"的习俗,增强体质过冬。
小雪
公历11月22-23日
开始降雪,但雪量较小。北方农田开始封冻,进入农闲时节。
大雪
公历12月6-8日
雪量增大,天气更冷。"瑞雪兆丰年",积雪有利于农作物越冬。
冬至
公历12月21-23日
白天最短,夜晚最长。此后白天渐长,民间有吃饺子、汤圆的习俗。
小寒
公历1月5-7日
天气寒冷,但尚未到最冷。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
大寒
公历1月20-21日
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过了大寒,便是立春,迎来新的循环。